首页> 新闻中心> 人文快讯> 正文>
高职生别样精彩: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上孕育美国数模大赛获奖者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7日 20:38 浏览:

 

近日,201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成绩在官方网站正式公布。数学建模简单而言,就是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作为数学建模领域内的国际性权威赛事,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美国自然基金协会和美国数学应用协会共同主办。比赛形式分为一般类型建模竞赛(MCM)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两类。自1985年以来,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成功举办29届,大赛每年吸引了世界著名高校的优秀学生参与奖项角逐。201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共5636支团队参加,375支美国队伍,5261支国外队伍,特等奖占1%,一等奖占15%,二等奖占29%。获奖名单上面除了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际国内著名高校,一所国内高职院校也赫然罗列其中,它就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据了解国内仅有两所高职院校获得本次大赛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s),我院获奖学生刘成哲、王庆松、叶湖东是如何由普普通通的高职生一跃而成摘取国际大奖的呢?

      “态度决定一切。”他们的指导老师毛海舟道出了组队选人的最核心要求。短短三年参赛期间,学院获得2个全国数模竞赛一等奖,3个全国数模竞赛二等奖的佳绩。经过9年多的发展,我院已经探索出一条数学建模特色人才培养之路。学生刚刚入学期间,学院就召开数学建模宣讲会,招收100余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适合学院特色的数学课程学习。在大二期间,经过学院内部竞赛选拔,组成参加全国大赛的优秀团队。除了态度以外,计算机水平、数学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编程水平和写作水平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在全国大赛上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组建成参加美国大赛的团队。对于优中选优的团队,英语写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参与数学建模过程,不单单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有莫大的帮助。
      获奖同学坦然表示,在刚起步的时候,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并无特别钟爱数模,但他们肯钻研学习、不断请教老师、时刻与同学交流,慢慢地理解了该领域的知识并深深地迷上这个课程。为了数学建模,他们充分的利用课余的时间,日夜奋战,查资料、做习题,不怕吃苦,敢于创新,坚持不懈,这是毅力的挑战。暑假期间参加学院特别举行的培训课程,寒假期间充分应战。有些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数模,但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渐渐地从中找到了各自的乐趣对数模慢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每一位队员都有不同的任务,做好各自的工作。数模竞赛就很好的给他们提供了这个平台,通过数模竞赛学会思维拓展,团队合作并懂得如何去涉猎更广的知识领域。就像王庆松所言:“想要成绩就必须付出汗水。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最好回报。”
      今年MCM竞赛设A、B两题,A题为《The Ultimate Brownie Pan》,要求参赛者设计一个既能弥补现有圈形烤盘浪费空间的缺点、又能保证烤盘均匀受热的解决方案;B题为《Water, Water, Everywhere》,参赛者需运用数学模型解决2025年的水资源战略问题。ICM竞赛题目为C题:《Network Modeling of Earth’s Health》,要求学生通过建模,综合运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背景知识,制定地球环境保护的综合策略。学生团队在毛老师的指导下,经过综合考量,选择了A题。毛老师认为:“A题的应用性强,加上中国学生对烤盘实物接触较少,有一定的难度。”团队构成结构也是本次获胜的重要因素,一位大三参加过4、5次全国大赛的学生与两位大二的学生搭档,以老队员带领新队员,既有丰富的参赛经验,又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给了他们挑战难题的勇气和信心。三个学生按照信息获取、计算编程和文字起草分工合作,没日没夜地计算、测试和修改,终于在规定的96个小时之内,完成并提交整个题目的解决方案。毛老师认为,建模竞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同学们挑战难题的兴趣。可以看得出,数学建模已经成为浙工贸学子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
      据悉,我院为学生成长就业创业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政策激励,尤其是学院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更是对于营造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崇尚学术的软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参赛热情高涨、参赛人数逐年增加、参赛成绩更是稳步提升,数学建模赛事已经实现了跨学院、跨专业联合竞赛。接下来,学院将会在现有的平台上扩大数模培训规模,邀请更多的数模专家来学院讲座,承办高职类的数模研讨会,加大交流,不断增强数模的教学与研究实力。不仅如此,我院学生参加创业类和实践技能类比赛也频频创佳绩。学生所获得的奖项,无论为在就业创业,还是继续深造,都增加了不轻的筹码。更值可喜的是,学院培养的学生并不是为了竞赛而竞赛的选手,学生是凭借自身的兴趣,通过学院社团找到相关指导老师,通过竞赛来巩固学习基础和检验学习成效。学院总共有学术社团20余个,学术社团更加注重研究、探讨某一个比较专门化的领域。这些社团都集聚了学院优势学科的人才物等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性社团的发展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校的历史沉淀和学术氛围,参加学术性社团的学生不仅能同参加其他社团一样在组织管理、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方面得到锻炼,更能及早在学术研究方面受到熏陶,并且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学生受用终生。逐渐地,学院已经形成了一种学生挖掘自身兴趣、自发寻导师、自主学习和积极参赛的良好积极主动的学术氛围。